元旦是说安康还是快乐呀

周末一晃而过,周六那天恰好是芒种,而且今天是我的农历生日,下周一是端午节。于是不由自主想到了中国的历法,于是决定聊聊我们传统的农历,也顺便说一说端午节到底是快乐还是安康。

我们的历法叫农历,其实既不是阳历,也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一的阴阳历。

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因为最近几百年西方在世界上的大举扩张,而广为普及。小学数学就会学到。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阳历看太阳的周期,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制定的历法,为什么会分十二个月?那是因为阴历的存在。

阴历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历法,因为一个月大约二十九天半,所以一年就是十二个月还多几天。

真正专业的阴历有两个,一个是伊斯兰教历,在我国也叫回回历或回历。 从月的精度来看,回历从开始使用到现在的1400年间,朔日时刻仅比实际时刻落后半天,其精度比儒略历高得多,与现在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相仿。只是因为增加闰月违反穆罕默德的教义,回历才保持其纯阴历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

另一个就是我们使用的农历里面记录日期的阴历。

因为回历只看月亮,不管一年怎么变,所以导致元旦会出现在夏天的情况,而且过段时间就会整整差出去一年。

而我们的农历采用每十九年增加七个闰月的方式,让阴阳得以统一。

经常有人管农历的日期叫阴历几月几号,于是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可是之前说过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历,那么阳历部分又在哪里?

实际上就是二十四节气。

不要小看这二十四天,实际上这是干支纪年法的关键所在。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十二时辰里面,子时对应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每个时辰两个小时,一天的开始实际是从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

同样,二十四节气里面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子月对应的是大雪开始到小寒之前这一个月,基本相当于阳历的十二月。

这是白天时间最短的一个月,其中冬至那天就相当于午夜十二点一样。虽然北方一过节就吃饺子,南方一过节就吃汤圆,但是冬至这天是天交于子,就应该吃饺子。

而寅月是立春到惊蛰的这个月,这才是一年的开始。古人也是一直把立春这天定为春节的。而农历的正月初一是真正的元旦,只不过后来被推广过来的阳历给抢走了,于是春节就被正月初一占领了。

因此按照传统,只要是立春之前出生,论属相就应该是前一年的,而过了立春,就应该是新的属相了,不论是否已经过年。

因为农历的正月初一基本都在立春前后,所以农历五月初一也基本上就在芒种前后。

因为芒种开始就是午月,也就是相当于一天中午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是白天时间最长的一个月。所以五月初五作为午月的开端,才有了端午节的名字。

实际上端午节的历史远比屈原要久远。

因为天气变热,心情容易暴躁,所以祝愿他人开心快乐也没问题。

如果是想纪念一下屈原,说安康也是可以的。

这事不能强求。

有别于其他节日的南北饮食差异,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

虽然有甜有咸,馅料也有红枣、火腿、蛋黄、肉等的不同,但是最起码都是粽子。

你的家乡会吃什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时刻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