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人要具备四个标准
1.身体结构(仅有此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是是首要条件)
2.通过一定的社会学系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
3.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
4.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
实现以上四个标准的过程就是自然人社会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过程。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一)社会化本质
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经验的传递。
社会经验是指某个社会主体(人或者组织)从亲身经历的所有事件中所体会出的正面和负面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技能。
从时间上讲,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开始积蓄社会经验的阶段。
从来源上讲,我们每个人经历的任何事件,都是客观存在的,都属于社会事件的范畴,所以都应该是社会经验的来源,而并非是你没有干过某一个工作,就没有社会经验。
从程度上讲,不同的社会阶段。他们都是在积累着不同程度或深度的社会经验,但是都不够全面。
(二)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正常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学习阶段(0-18个月)
成为自主者阶段(18个月-4岁)
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变得勤奋阶段(5-11岁)
个人同一感阶段(11-18岁)
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
显示创造力阶段(中年及壮年期)
达到完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无论什么人,社会化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
从个体角度看
社会化的连续性体现在人生的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如果前一阶段的社会化没有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则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会出现困难。
从整个社会角度看
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进程,这些变化使得人们要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的新的变化。
社会化的必要性
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
人作为自然界发展水平最高的生物,其生存方式已根本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刚刚出生的婴儿,如果离开了成年养育人的养育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这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然成长所获得的能力,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
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
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社会化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
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现象,为社会经验的传递提供了实现的条件,人们借助文字载体记载事物,同时还借助语言,实现共时性的人际沟通和历时性的代际传递。即过去时代的人向现时代的人进行知识传递。
由于语言的存在,人类祖先的经验得以积累,并直接构成后人赖以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化。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能力有关。
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人脑是自然界发展水平最高也最为完善的信息加工系统,人类不仅可以掌握语言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使人在既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再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创造全新的知识,使人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所有这些能力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人的。
人的遗传素质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收社会化的可能性,任何不具备人类素质的其他动物,即便是在人类社会中成长,也不可能社会化为具有人的意识的人。
三、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社会化要达成的目标非常广泛,概括起来讲,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从根本上来讲,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语言是一种文化最为集中的反应,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其他一切社会化的目标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在人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社会角色的社会化,我们知道人一生中会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从出生时的为人,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同学同伴朋友,再到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等等,在每一个阶段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他人,对你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观念态度,行为规范与社会技能是对应于某一社会角色而被系统化的。
社会化的一般结果,是使人们适应人生某一阶段的特定社会要求,获得成功履行特定人生阶段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识观念与技能,形成恰当的与特定人生阶段的社会角色相统一的自我概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准备良好的条件。
就像俗语说的,一个年龄做一个年龄该做的事情,这句话中,该做的事情指的就是符合社会规范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
特别提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社会化,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和个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对于个人的调整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