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看见彼此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
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
25年前干活照片
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三国时期的名巧马钧虽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擅长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
修补前后对比
宋代的韩公廉成为将工匠传统与天算知识结合的工程师。
拓片册页制作
明朝的宋应星,没能考中进士,却撰写出《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本人也被后人视为科学家。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手卷
手卷成品
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
清洗前后对比
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张喜茹作品
张喜茹作品
张喜茹作品
张喜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