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
朗诵艺术,实际上是一种生命沉淀的艺术,也是一种缺憾的艺术。
一个朗诵作品的完成,注定伴随着无法重来的缺憾。下一刻的自己,永远会有新的体悟。可时间虽在流逝,岁月也会有所馈赠。在发现缺憾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所成长。对于所谓的技巧,无非就是掌握了其中的的表现方法。
朗读的语气
语气,是用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不同的语意和感情的技巧,即声气传情的技巧。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不但以气托声,而且以声、气传情。
在朗读中,总的色彩体现在基调中,具体的色彩体现在语气中。常见的语气色彩如下:
爱的语气一般是气徐声柔的,给人以温和感。发音器官宽松,用声自如,气息深长,出语轻软。
恨的语气一般是气足声硬的。发音器官紧,气猛而多阻塞,似忍无可忍,咬牙切齿,给人以挤压感。
悲的语气一般是气沉声缓的。发音器官欲紧又松,气息于先,出声于后。郁闷沉静,欲言又止,给人迟滞感。
喜的语气一般是气满声高的。发音器官松弛。似千里轻舟,气息顺畅,激情洋溢,给人以兴奋感。
欲的语气一般是气多声放的发音器官积极敞开,气息力求顺达,似不竭之江流,给人以伸张感。
惧的语气一般是气提声凝。发音器官迟钝,气息似积存于胸,出气强弱不匀。像冰封,出语不顺,像倒流,给人以衰竭感。
急的语气一般是气短声促。吐字弹射有力,气息急迫如穿梭,出语间隙停顿短暂,给人 催逼感。
冷的语气一般是气少声单发音器官松,气息微弱,给人以冷寂感。
怒的语气一般是气粗声重发音器官力度加大,气息纵放不收,语势迅猛不可遏制,给人以震动感。
疑的语气一般是气细声黏,发音器官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吐字夸张韵腹,给人踌躇感。
以上综合运用又有主次之分。语气切忌一味浓墨重彩的渲染。
朗读的语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语调可分为句末语调和整句语调两种。
句末语调
一句话的高低升降常常表现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句末如果是语气词或轻声字,就表现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一般可分为平、升、降、曲四类。
平调: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陈述、说明的句子可用平调,常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平调可用符号→来表示。
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灵车缓缓的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警察爱理不理的说:你有什么事?
升调:句子语势先低(平)后高,句末语气明显上扬。疑问句、感叹句可用升调,常表示号召、鼓动、反问、设问、疑问、申斥、惊异、兴奋等感情。升调可以用↑来表示。
例:这个故事怎能不是我感动的流泪呢?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
这本书是给我的?
只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
好啊,我们赢了!
降调:句末首节说的低而短促。陈述句、感叹句可用降调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感叹、请求、肯定等感情。降调可以用↓来表示。
例: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
交给我们吧,你磨光的扁担。
它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多么壮丽的山河啊!
曲调:句子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疑问句、陈述句可用曲
调,常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双关、幽默等感情。曲调可用曲折号表示。
例: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
人的躯体怎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这是何等的有责任心哪!
整句语调
一句话的语调随着语情、语势而出现起伏变化,称为整句语调。整句的语调是曲折变化的,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音色综合表现的。
练习:朗读叶挺同志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上面这些朗读技巧你学会了吗?
理论知识get了,
实践一下也是十分重要的哦!
一起来试试庆盛世华诞 颂锦绣中华
线上诵读活动!
快来秀出你的学习成果吧!
快来练习一下吧
微信右上角搜索太原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关注,点击菜单朗读活动,进入小程序;
录制和报名: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诵读并保存。录制完成后可以通过作品详情页面,选择活动入口进行报名,也可以点击首页轮播图进入报名。
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快速参与活动
来源:太原市文化馆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