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的意思是什么

时刻小站 120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说孔子有次序有步骤善于引导他人,用典制来丰富我,用礼仪来约束我。其中循循善诱后来发展成了成语,即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孔子是大教育家,而教育的方法中,有步骤有次序的引导非常重要。这个成语中的循,指的就是有次序,但这不是循字的本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这个循字,循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在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内),因此它是我们的重点记忆汉字,其详情如下:

(孔子像)

循。读xú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循,行顺也。从彳,盾声。形声字。本义是顺着,沿着。桂馥《说文义证》:行顺也者,当为顺行。《字汇·彳部》:循,顺也。沿也。循字的盾,像以盾蔽目之形。

比如《左传·昭公七年》:循墙而走。沿着墙赶快走的意思。又比如《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澭河涨水,荆人不知道,夜里沿着河滩过河,溺死的上千人。又比如白居易诗《蓝桥驿见元九诗》: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白居易跟元稹的关系是真的好,他到元九经过的驿站,第一件事就是下马在墙上找元稹的诗。

(三游洞白居易兄弟和元稹的雕像)

本义之外,循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依循;遵从。《篇海类编·人事类·彳部》:循,依也。《墨子·经上》:循所闻而得其意。孙诒让《墨子闲诂》:毕云:‘循,犹云从。’在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依循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又比如《淮南子·氾论》:大人作而弟子循。高诱注称:循,遵也。长辈立法,晚辈遵从照搬。

(2)按次序。《玉篇·彳部》:循,次序也。比如《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即夫子有次序有步骤地善于引导他人。循循善诱后来发展为成语,即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又比如《庄子·天运》:四时迭起,万物循生。成玄英《庄子疏》:循,一切物类顺序而生。四季交相更替,万物次序生成。

(万物次序生成)

(3)步行。《字汇·彳部》:循,行也。比如《战国策·赵策二》: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郭希汾注称:循,行也。言被重甲而行,不可踰险,不若胡服之骑射便利。重甲步行的中原兵种,不适合远行作战,正是这个原因,才有后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塑像)

(4)恭谨。《战国策·赵策四》:臣以齐循事王,王能亡燕,能亡韩魏,能攻秦,能孤秦。郭希汾注:循,谨也。我能让齐国顺从(恭谨)大王,大王便能够灭掉燕国,能够灭掉韩国、魏国,能够进攻秦国,能够孤立秦国。

(5)述;追述。《广雅·释言》:循,述也。《墨子·非儒》: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孙诒让《墨子闲诂》:言所述之事,其始必有作之之人也。

(6)安抚;慰问。《战国策·齐策六》:内牧百姓,循抚其心。对内安抚百姓,慰问百姓之心。

(安抚百姓)

(7)大;扩大。《吕氏春秋·明理》:其残亡死丧,殄绝无类,流散循饥无日矣。高诱注称:循,大也。它的国家灭亡,君主死丧,无一幸免,人民流离失散,大遭饥荒的日子没几天了。

(8)通巡。巡视。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循亦巡也。巡,历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循,假借为巡。比如《汉书·宣帝纪》: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派遣使者巡视郡国,查问民间疾苦。

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循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93,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