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师范学校(文登师范属于什么学历)

时刻小站 158

文登师范校史馆修建于2010年,由建于1955年的仿苏式11间青石红瓦房修缮而成,占地面积300平米,是文师留下的唯一老建筑。2020年,学校建校90周年之际,学校将校史馆加以修葺,增设了党的建设专题。校史馆正门两侧安置着学校第一任校长于云亭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谷牧的雕像,四壁展板展示了学校从筹建到2020年间有代表性的图表、照片、文字介绍,以及学校各时期图书、教具、学生名册等实物和各荣誉奖牌。光影流转,校史馆铭刻了学校建校90年的发展历程、办学成就、校友风采,展示了一代代文师人启发民智、薪火相传、创新进取的创业史和耕耘史。

文登师范学校诞生于1930年,时称山东省立第七乡村师范学校。彼时之中国,军阀割据、列强肆虐;不甘屈辱的爱国仁人志士,在黑暗中不懈探索中华民族光明的道路。

学校甫一建设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时任校长于云亭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里,成立了文登最早的共产党地下党支部,由青年学子刘家语(古牧)任党支部书记。民族危亡之际,以谷牧、于云亭等为代表的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学校为依托播撒革命的火种,建立各种进步组织,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积极组织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活动。即使在国民党残酷镇压的白色恐怖中,乡师党支部仍然顽强地领导着广大师生的对敌斗争,把学校建成一个红色的革命堡垒,赢得红七师的美誉。自1932年至1937年6月期间,乡师党支部前后共历五届,是胶东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也曾是中共胶东特委党的活动中心。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以谷牧、刘国柱、刘其人、王一平、张从周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学员,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党员干部。这段峥嵘岁月成就了文师的光荣传统和历史,铸造了文师宝贵的精神财富。

乡师多名党员还参加了闻名胶东的一一、四暴动和天福山起义,为开辟昆嵛山游击区、创建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立下汗马功劳。此后,乡师人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繁荣鞠躬尽瘁,书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教育史光辉的篇章。

校史馆作为展现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的重要载体,在激发师生爱国爱校情感、弘扬文师精神、凝聚校友感情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每年组织新生走进校史馆接受校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奋发图强。2018年,文师校史馆被评为威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9月,威海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威海市师德涵养基地和教师实践教育基地名单,文师校史馆被认定为威海市师德涵养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