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民族(中国第四大民族)

时刻小站 181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一、习近平总书记论民族工作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严峻考验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明显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这些成绩,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

二、民族知识应知应会

1.如何理解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2. 如何理解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将我们这个地 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有效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可替代。

3.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工作四对关系是什么?

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4.如何理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5.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6.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来源:牙克石市民委

编辑:张璐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李恩广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