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 刘道行 文/ 湖北罗田 瞿高兴
笔者喜欢海钓黄鱼,几年来的垂钓经历就 是不断摸索总结钓黄鱼经验的过程,总算是把黄鱼的习性摸得比较透彻了。
于是我根据在垂钓中获得的经验加上自己的理解,开始自己制做钓组,力求使钓具更加适合自己的垂钓风格和特点。
钓鱼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以前我一旦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后,马上就告诉别的钓友,甚至为了说服别人,我一个配件一个线号地去解释,为了更具有说服力。具有丰富经验并且乐于听取别人建议的钓友,我一说他立马就明白了,但有的钓友仍然不屑一顾。
后来我也释然了,有人问我就说一说,不问我就自己钓。毕竟海钓获鱼可不仅仅是靠运气,也与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闲暇之余,我喜欢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制做针对多种鱼类的不同钓组,从而更加加深对海钓的理解,毕竟不同的鱼类习性不同。
以我喜欢钓的黄鱼为例,黄鱼属于季节洄游性鱼类,它们生活的水域是在有5~10米高的水草之中,黄鱼猎取小鱼小虾为食,它们基本上不离开赖以生存的这片区域,所以中鱼的水深范围基本就在0~11米。
因为潮水的原因,海草随水流摆动,水草的高度也会有个2~3米的浮动范围。所以潮水越大,水草越矮,不是水草矮了,而是水草随着水流而摆动、倾斜了。
理论上钓组是10米的长度最好,可以覆盖整个黄鱼生活的水层。但是这样一来,下竿、收竿、挂饵都很不方便。所以笔者自己制作钓组,一是为了节省材料和成本,二是为了垂钓方便,把钓组制作成1.5~2米 ,这样就很容易下竿和收竿,而钓棚也可以利用放线收线以及竿子起落来调整。
这也就是有的钓友眼看别人上鱼自己不上鱼的重要原因所在,只因为相差了几米而已,你问人家钓多深,人家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你,只是你依然找不准鱼层而已。因为数显深度每个渔线轮不一样,主线的号数不一样,甚至铅坠的大小不一样,都会造成各自钓棚的准确深度不一样。
正确的询问应该是离底有多高。再者为了追求鱼饵的状态,使之漂起来,采用了长脑线。但长脑线的缺点就是在固定的主线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钩饵的数量,所以诱鱼效果和就饵概率就相应地打了一些折扣。
有的钓友会产生一个错觉,就是脑线越长,漂浮的状态越好,其实活饵在水中是有泳姿和速度的,而且它要通过泳动来抵抗水流,所以在海底水流的作用下稍短的脑线依然可以有好的泳姿,依然可以刺激鱼的摄食欲望。
自己制做钓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以及能操控的最大范围进行操作,可以把钓组做得更适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并且更贴近鱼情,基本上就会保证更好的鱼获。
钓鱼的乐趣不仅仅在鱼,还在不断地解决难题,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最终在实践中获得验证和鱼获,这才是海钓的乐趣所在。■
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