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后租了20亩地做小农园
4年时间,获得8项技术专利
一个大棚能产出5倍的产值
CSA蔬菜配送供不应求
做亲子科普、休闲旅游、自然教育等
获得部委、院校与当地政府的多重认可
甚至还把农场做成了连锁模式
这样的升级农业,真是一个大惊喜!
一、半路出家去务农
曾经做广告创意策划的徐箴言,年过半百,却半路出家去务农。
2010年,了解到在国外日渐流行的鱼菜共生,比传统农业节水90%,不用农药,不施化肥,节省土地和人工,还比普通种养高出五倍的产出。
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农业,与合伙人在烟台市牟平区租了20亩地,创办了以鱼菜共生为特色的艾维农园。
创业初期,最初设想投入一二十万就能开始运行,却陆陆续续投入了数百万元。
犯过N多个低级错误导致菜种不活、鱼大批死亡的事故,经过长期摸索的研究,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最终做成了一种将能耗、人力、污染最小化,产出最大化,而且高颜值的农业形态—鱼菜共生。
二、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所谓的鱼菜共生,就是在塑料大棚里,用饵料喂鱼,鱼排出的粪便在异养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这些混合着粪便的水被水泵抽到填满陶砾的蔬菜种植槽中,产生了植物可吸收的营养。
来自鱼池的废水经过种植槽过滤后,变成清水又返回到鱼池中,如此循环往复。
在这个系统中,最大的特点是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传统的养鱼方式,水面以下能见度最多20cm左右,而艾维农园的鱼池清澈见底。经过一代代的升级,艾维农园的鱼菜共生系统才形成了现在的景象,池中养鱼,池边种菜,空中有气雾栽培的装置、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
至于产量,保守的估计数字是,一个一亩半的大棚,一年能够收获一万斤鱼加五万斤菜,一年的收入能达到普通大棚一年收入的五倍。
三、蔬菜不种地上,在空中
农园的蔬菜没有大面积种植在地上,而是立体种植在空中,成倍地增加种植面积。农园获得了气雾栽培定植桶的专利,这种定植桶能360度旋转,使得每一棵蔬菜都能吸收到充足的阳光。
艾维农园将鱼菜共生和气雾栽培结合到了一起,并不再仅仅是一个菜园,而是集观光、休闲、旅游、科普、种植、餐饮等于一体。鱼在地下,地面种菜,空中是气雾栽培,最大限度利用了阳光和空间。
单单种菜毕竟经济效益很有限,艾维农园也在研究如何通过鱼菜共生和气雾栽培种植中草药,提升经济收入。特别是在气雾栽培体系中,植物根系是非常发达的,而有些药用成分是从植物根部提取的,采取气雾栽培就可以使这些植物(比如紫锥菊、牛蒡)根部的产量成倍增长。
四、定位在小而美的连锁农场
徐箴言半路出家做农业,却总结了自己独到的经验。
他认为,做农场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种菜和卖菜,一定要有多重盈利模式,比如艾维农园就将初级农产品、餐饮、阳台种菜设备、加工产品(如酵素)、农园参观门票、中草药种植、教育培训等等方面的各项业务综合起来,这样小规模的农场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艾维农园下面的计划是着手发展连锁加盟农场,复制若干个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全的农园。目前已有6家加盟的伙伴单位。加盟单位都能够得到技术、设备、研发、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资源。
艾维农园的定位中,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小,现在农园只有不到20亩,因为这样的小规模最有复制的说服力。在农园中,多样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提升生物多样性,避免发生大规模病虫害。而客户群定位也是城市中教育背景良好的、关注健康的小众群体。这不仅仅是卖菜,而是通过社区支持农业(CSA)倡导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消费者的劳动参与、社区交流来建立牢固的互相信任关系。
总结
单一生产型农业向休闲农业过渡,从设计层面就能像艾维农园一样,把园林化的那种美设计在里边,这样让农场的内涵远远超越了原有的仅种植这一个单纯的功能,就很容易附加进去像旅游、观光、休闲、教育、餐饮等这些业态。
而农场的升级,也并非是单一的扩大规模,而是在服务内容上进行更新迭代。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场农庄)项目策划、规划设计、运营辅导,请关注农未来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